教養育兒文章分享
Article文章分享

孩子在書桌坐不住怎麼辦?心理師爸爸:孩子會拖延,和任務太難、覺得無法完成有關,此時需父母陪伴

孩子表面上不專心比較容易被發現,也比較容易被處理。但有些孩子的狀況是,看起來很認真,但實際上心不在焉。像我家老大,寫作業的時候,如果心裡有別的事情,就會寫了老半天,結果連一頁都沒有寫完。

 

 

為什麼孩子會心不在焉?

孩子外在表現很認真,內在卻早早就放飛,其實說穿了原因很簡單。

關鍵在於:不喜歡。 

 

做不喜歡的事情當然心不在焉

孩子會有這樣的狀況,大人其實要好好檢討,為什麼要逼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?如果孩子可以自由選擇他想要做的事情,就不會有心不在焉的問題。不過,人在江湖身不由己,
我們現行的教育體制多數還沒有那麼開放,沒辦法讓孩子自由地發揮。

 

孩子不喜歡延宕滿足

有蠻多事情的樂趣都不是一開始就能夠品嘗到的,像是學習認字和閱讀,對不少孩子來說是很大的挑戰。但是,如果他們可以撐過最初痛苦的階段,後來就會慢慢享受到認字、閱讀的好處。所以,爸爸媽媽可以引導孩子多堅持一下,一旦孩子發現到樂趣,就不會心不在焉了。

這一點在我家老大身上也有很明顯的差異,他在口語表達上沒有問題,但是不喜歡認字,寫字也常寫出同音字的錯字,令人很頭痛。不過,自從升上三年級,因為認識的字有一定的量了,他發現自己閱讀,即使不查字典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理解,就開始會自己抱著書看,讓我們非常驚喜。而為了鼓勵老大多閱讀,我們也開放讓他閱讀漫畫的選項,像他就很喜歡看漫畫《名偵探柯南》,喜歡到甚至會願意選擇漫畫,而放棄不玩平板上的遊戲。

 

我們要怎麼協助孩子呢?

面對孩子心不在焉的狀況,我認為要依據事情的重要性,採取不同的做法。

 

針對比較不重要的事情

如果需要完成的事情,並不是特別重要,或是沒有那麼急著需要完成的,你可以不用逼孩子一定要即刻做好,而是讓孩子自己規劃要在什麼時候完成它。

不過要記住,孩子一旦做了承諾,規劃好完成日期,你千萬不可以手軟,要確認他之後有完成,否則就應該要受到懲罰。

有些爸媽會認為孩子什麼時間點就該做什麼事情,如果沒有完成,就是不OK的。這樣的想法很高壓,而且很過時,你應該要讓孩子練習有一些主控權,讓他們可以針對自己的事情,做一些決定,並且練習承擔責任。你越早讓孩子練習為自己負責,對於他額葉的發育也有促進效果,總之就是好處多多。

有一些事情,我甚至認為是可以選擇放棄、不要完成的。與其浪費時間精力在一件自己根本不看重的事情,不如把資源用在別的地方。當然,要做這樣的決定必須要很審慎,而且需要讓孩子承擔部分的責任。像是有的老師會讓孩子自由選擇參加一些比賽,但有些爸爸媽媽會覺得別人的孩子都參加了,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參加。其實如果孩子真的對這件事情沒興趣,那麼真的沒有必要為難彼此,還不如把時間拿去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。所以,爸爸媽媽跟孩子一樣,都需要練習有捨有得!


針對比較重要的事情

比較重要的事情,有比較大的壓力要完成,所以彈性也比較少。我會建議讓孩子先做嘗試,如果你發現孩子嘗試後,效率很差,可以跟孩子溝通,看要不要先休息一下,然後再來做這件事情。

另外,很多時候孩子會磨蹭、拖延,和任務太困難也有一些關係。在拖延症的研究中,確實也發現到:很多人會拖延的緣故,和任務太難,自覺無法完成是有關聯性的。所以,你可以嘗試把複雜的任務簡化,讓孩子每次只需要完成一小部分,孩子就不會覺得這件事情很困難,不想要積極的完成。

還有就像之前提到的,我為了要讓孩子寫字,就把寫字變成遊戲,你也可以把孩子需要完成的事情遊戲化。你可能會覺得不一定所有事情都能遊戲化(雖然我覺得是可以的,只是需要發揮一些巧思),但你總是可以透過一些外加的獎賞,來提升孩子對這件事情的興致。

這樣的做法,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效率不彰,但其實在準備好的時候才去做,反而會比較有效率呢!

你還可以這樣做

孩子不可能喜歡所有他要做的事情,我們也沒有辦法時時都陪伴他們,所以爸爸媽媽要引導孩子一些做事情的方法――像是把任務拆解,或是把任務趣味化,都是值得訓練孩子的做法。

你可以在跟孩子一起做事情的時候,告訴他要完成這個任務,包含哪些步驟,只要一步一步去完成就行了。或者你也可以拿孩子熟悉的玩具,問他說要玩這個玩具,需要有哪些步驟,是不是有一個特定的組合順序呢?總之,就是要讓孩子熟悉把困難的任務拆解成小任務,再逐步去完成。

摘自  黃揚名  《心理學家爸爸親身實證的注意力教養法》/商周出版